2023年南山流十二茶令之九月安茶令

2023年9月14日,程东文化组织并在邻壶一品举办了一场安茶令茶会活动。茶会从宾客净手开始,包括茶修和南山流明代烹茶法品鉴两个环节,通过这种方式,让此次来活动现场的参与者们可以在宁静的时光中获得一份恬静安然的心境,让繁忙的心灵在茶的朦胧雾气中得到平静和放松。

图片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脱离现代社会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此外,通过茶修和茶汤品鉴环节,让参与者还可以了解和体验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

茶客们入室前会先点卯,旨在身到心安,借假修真。                     

图片

随后净手,正所谓离尘得净,无上清凉。净手是雅敬于茶,从而用心品饮;亦是对茶人的尊重,敬静且净,修身行善。 

图片


图片

寻令入位,心泰身安,净手后客人入席。

上半场,我们借用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采用茶修的形式煮饮2014年来自安徽的安茶。

图片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二碗茶汤饮用过后,茶客们的开始身体发微汗,七碗茶汤过后,大汗淋漓。茶客们开始对今天品饮的茶产生好奇,为何会出现这些体感?而这些体感,都是有年份历史厚重感的安茶带来的,带着对安茶的好奇,我们放在下半场明代烹茶法品鉴中介绍。

图片

   

图片

茶修之于个人,是行为的修正和心灵的修养,更是自我觉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一杯茶的澄明里,我们感知到了安顿,在浮躁与匆忙的时代背景下,这份安顿弥足珍贵。

TA说“茶汤喝下去的时候,没有觉得烫,只觉得暖心....”

“这个茶给我的感受是,我要去分享,分享我今天才认识到的安茶...”

这一份份的感受,更像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般的,找回自己,让我们更加有自信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谢谢这个茶会给了我们自己静静坐下来,全然和自己待在一起喝七碗茶的时刻,弥足珍贵。

下半场,我们采用明代烹茶法,烹饮2014年的安茶,品鉴的形式通过观茶型、闻茶香、品茶味三步骤,对今天这款安茶的茶形、茶色、茶汤、茶香、茶味、茶韵进行了学习和分享,更加深入了解刚刚带给我们身体体感强烈的茶。 

        

图片

茶品是2014年安徽安茶,选用的茶器是紫砂壶,茶植为红观音竹,水品为怡宝矿泉水,茶法为南山流明代烹茶法,席主義之,茶客筱雅、雨婷、兰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诗偈: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茶友们通过观茶、闻茶、品茶三个步骤,深入感受了今天这款茶的独特口感和香气。在品饮过程中,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共同探讨茶的韵味和魅力。毫无疑问,今天的这款茶得到了茶友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无论是从茶叶的色泽、香气还是口感上,大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款茶确实是一款难得的好茶。

品鉴之一的结果展示如下:

图片

茶品2014年安徽安茶,外形条索紧结,茶色黒褐油润,陈香和粽叶香扑鼻,茶汤橙黄明亮,闷泡后茶汤成酒红色,清澈透亮。叶底褐红色。安茶历史悠久,让人回味绵长。入口前期略有涩味,后甘甜可口。

图片

   

图片


在品饮过程中,大家不仅能够感受到茶的清香和醇厚,更能体验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不仅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和平和,也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茶修和明代烹茶法,我们还可以打开一条连接生命原有宁静的通道。当我们用心地捧起这杯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茶的质地和香气,更可以品味到茶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甚至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通道,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最后,我们可以将其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每天品茶和修行,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修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让我们一起坚持日日行茶,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开启一个更加美好和丰富的生活吧!